AlphaGo战胜顶尖围棋选手李世石的那刻,人们第一次意识到来自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的威胁。焦虑更是通过“AI故意放水,输掉一局”的言论表露无疑,紧接着是AI将使哪些人失业的讨论。近日,埃隆·马斯克更指出,AI将可能使全球高达12%-15%的人失业。但在AI时代,还在问什么人会失业,简直是too young too simple。
“奇点时代”到来,焦虑并无任何用处
或许你还记得初次找到工作时问过自己的问题,“还会有更好的工作在等着我吗?如果这份工作不错,三十岁时我还能做这份工作吗?到四十岁呢?”害怕失去工作,害怕被取代,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生存焦虑。
但是工作被AI抢走,却会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2016年达沃斯论坛上,一份名为《未来的工作》的分析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在15个经济领先的国家内,随着科技与人工智能的发展,510万工作岗位将被“抢走”。更为严峻的是,这是扣除新创造的200万个岗位之后的结果。
此外,AI也在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表明,它更强。除了在围棋上占有优势,在德州扑克中赢得比赛外,AI在股票交易操作、疾病诊断各方面均存在天然优势。而AI产品,也早已环绕我们左右,像Google Home、亚马逊Echo等语音交互设备。甚至,早在2016年,就有统计数据表明Echo已卖出了500多万台。
▲? Google Home
失业的关键,可能在于早晚。举例来说,教练面对综合评分98分的甲与90分的乙时,会倾向性选择甲参加比赛。而人类与AI也是如此。综合评分不敌人类的AI,在某些特定领域,远超人类。而在这些像大数据计算的领域,AI将作为首选。
AI进入我们生活的次序恰恰与其吻合。李开复身后的操盘手——汪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在商用领域,大数据将首先被用于大行业大企业的业务优化;其次,将用于商业场合,制造业、服务业、物流,不局限于大数据,还包括自动化以取代人力。
在家用领域,首先出现在非关键场合,像亚马逊Echo这样的产品;其次是真正的物理自动化像自动驾驶,以及更为关键场合的家用机器人。
在虚拟应用,首先是客服聊天机器人,此后可能是虚拟偶像。
▲ ?亚马逊Echo
随着AI与人类由90分到98分的逐步靠近,当你真正感到震惊的时候,AI已经变得不一样了。那时,失业也将不再是一个个人的事件。而那个突破的点,正是雷·库兹韦尔《奇点降临》中所述的“奇点”,他认为,人类将在2045年左右开始进入“奇点时代”,届时AI将全面超越人类。或许,焦虑毫无用处。
AI作为一种趋势,无法阻挡
如果AI注定抢走人类工作,此刻对AI叫停进行阻拦是否还来得及?这令人想起工业革命时期,工人认为机器的出现使自己丧失了就业机会。对机器十分憎恨的工人,试图通过破坏机器设备取得工作。结果如何?机器生产依旧代替了手工生产。
此刻出于本能,你试图抵制的AI,在将来的某天将与你密不可分。这个过程就像:你最初无法想象一个人整天与手机呆在一起是什么感觉,现在的你也无法想象离开手机十分钟是什么模样。而AI可能同样如此。
那么AI在向什么道路迈进呢?AI想要实现的是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超人工智能的转变。用电影来进行说明,就是从《她》中的语音助手,到《机械姬》中分不清是人还是机器的“夏娃”,再到《超体》中近乎神一样的存在。虽然,我们仍处在早期应用阶段,但是已经不可逆转。
▲《机械姬》
这就不得不提到尤瓦尔·赫拉利的《未来简史》。通过万维刚老师的观点可以简要概述为:
“推动社会变革的并非真实现状,而是大脑中虚构的真实。在我们的语境中,即指人文主义。科学使得我们对人文主义信念增强,并企图以此改变世界。但人文主义存在本质缺陷,会让故事无法讲下去,需要换另一个故事。”
科技最终会胜过人文主义。现代环境下,数据比我们自身更了解我们,人类会认可计算机,并最后将决定权交给计算机。就像在导航时,它已经为你规划出一条路线,已经为你做出选择一样。人们会依赖AI,随着技术的逐步发展,依赖程度会继续提升。作为一种趋势,AI势必无法阻拦。
比“有用”“无用”更可怕的身份设定:菜鸟
在未来到来的那一天,所有人类都将失业吗?罗振宇在关于AI的演讲中称,“追求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服务型工作”、“追求趣味、发掘人类爱好的工作”可能并不会被取代。那么我们无疑好奇剩余的人将在AI时代扮演怎样的角色?
汪华在采访时表示:
“如果自动化再进行下去,可能会把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有用的人,一部分是没用的人。整个社会变化那么快。过去一个行业的淘汰是以几十年为单位的,所以一代人是慢慢淘汰的。如果这个事情缩短到10年的过程中,被淘汰的人有没有这个能力和速度再重新自我学习和转移到新行业,是一个大问题。”
人类将自动分化为两类人,有用的人和无用的人。每隔10年就可能出现一次新的变革,出现新的淘汰,即使上一次淘汰幸免于难,那么这一次和下一次呢?
凯文凯利的《必然》将我们未来的身份设定为菜鸟。比起汪华的观点来说,他更为激进。书中认为:
首先,未来30年中,主导生活的重要科技还没被发明出来,面对它们我们将是菜鸟;
其次,新科技保持无穷无尽地升级,我们一直保持菜鸟的状态;
再次,淘汰循环在加速,在新科技被淘汰前,你没有时间来掌握任何科技;
因此,“永远是菜鸟是所有人的设定,这与你的年龄你的经验,都没有任何关系。”
未曾到来的未来
对于人类来说,菜鸟身份的设定意味着真正的残忍与可怖。而这无疑会让大部分人看不到希望。但是李开复则向我们揭开了AI时代的另一番样貌。AI也可能将人类从日复一日的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去做更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在后AI时代,“育儿和个人提升需要转向文化、艺术、美学等创意领域,以及幽默、编剧、电影、游戏等娱乐领域。”即使面临各种难题,在李开复看来,都是能够找寻到希望的。毕竟,在人人都可能失业的AI时代,工作算得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