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斗到国外,Ofo与摩拜单车先后登陆新加坡

经过了前期的深度调研、悉心筹备和试运营之后,摩拜单车今天宣布正式登陆新加坡。而也是在今天,先于摩拜一步进军新加坡的ofo也发布了新一代变速自行车,结合当地地理特征和用户出行习惯进行五大方面的升级更新。看来国内的共享单车行业不光在中国发展的如火如荼,还要将版图扩展到海外地区。而作为竞争对手的ofo和摩拜在海外市场,也将面临本土共享单车企业的挑战。

国内市场如火如荼

日前,ofo共享单车创始人戴威登上凤凰卫视两会特别节目《一虎一席谈》,在节目中戴威透露,目前ofo拥有超过150万辆共享单车,已经为4亿人次提供了出行服务,可以说是国内规模最大、覆盖最广、市占率最高的地共享单车平台。

而它的对手——摩拜单车,目前在国内30多个中心城市上线运营,宣称占有超过70%的国内共享单车的市场份额,日活跃用户量达行业第二名ofo的4倍以上,超越其余所有玩家之和。

先不论孰高孰低,国内共享单车市场的火热程度倒是可见一斑。不过,这两家企业虽然都属于共享单车行业,但是发展轨迹却不尽相同。

戴威透露过ofo要做的是自行车领域的“滴滴”,即“只接单,不产车”的网络平台。ofo不单是要建立一个企业品牌,还要打造一个开放的平台和共享骑行的生态产业链。因此ofo的主要精力不会投入在研发自家单车上,而联合国内的各大自行车制造商品牌加入这个ofo的平台。目前,ofo旗下的所有共享单车全部都是中国制造。日前,ofo也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实行新战略,包括鼓励用户把私人单车连接到ofo平台(用户可获得共享补贴)和推动自行车品牌与制造商把产品和服务连接到ofo平台。这与滴滴打车的运行模式相似,也许也是ofo获得滴滴资金支持的原因之一。而由于ofo主打校园群体共享骑行,因此各种优惠活动推送不断,借此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尽管摩拜单车现任CEO王晓峰曾是Uber上海区负责人,但是摩拜却并未走上Uber的路线,反而是想建立一个自己的全封闭循环网络平台运营模式,即研发、生产、运营、服务一条龙全包

虽然目前两家企业的目标受众群不同,ofo专注于校园人群,而摩拜则面向社会大众,但是获得滴滴支持的ofo在之后显然会走出校园,与摩拜单车在各大的市场中进行碰撞。

进军国际,试水还是扩张?

ofo比摩拜稍早进军新加坡,到目前为止ofo在新加坡已经投放了数千辆单车,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万人,平均每辆单车吸引用户超过14个。

根据新加坡《海峡时报》的报道称,ofo已经确立了在新加坡共享单车领域的地位,远远领先于当地政府计划推行的全国单车共享计划。ofo在新加坡的单车投放并不在只专注于校园人群,而是扩展到了社会大众。这似乎也是ofo在为进军社会大众市场进行试水,在这里面对的竞争对手除了同样来自国内的摩拜以外,还有新加坡本土的共享单车品牌Obike。

值得一提的是,ofo推出的新一代变速自行车是由国内老牌自行车厂商“凤凰”生产制造,ofo出征海外不仅仅是推广国内的共享单车行业,也为国产自行车制造产业带来转型和发展的新机遇

如果说ofo是在试水的话,那么摩拜单车则是真的想要开疆辟土。之所以选择新加坡作为第一站,可能是因为摩拜之前完成的3亿美元D轮融资,其投资方之一是来自新加坡的淡马锡投资公司(Temasek)。

此次,摩拜在新加坡投放的共享单车是专门为人口稠密地区设计的新型迭代智能单车,采用经久耐用的铝制车身、实心轮胎、柔光车灯和夜晚安全反光板,车筐内置有太阳能发电板提供智能锁充足电源。收费标准为半小时以内收费1新加坡元。除此之外,摩拜还推出幅度高达50%的优惠活动——50分新加坡币就能用车。新加坡市民只需下载摩拜手机App就能随时查看所在地附近可供使用的摩拜单车,扫描车身二维码进行解锁使用。

每辆摩拜单车都装载了独家专利产品“智能锁”,内部装载了GPS定位系统和物联网芯片,不仅使摩拜能够更精准地定位每辆车的位置,方便用户轻松在手机上找到最近的车辆,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高效地分配车辆,以及监督单车使用状况和用户停放违规。

比起Ofo的试水,摩拜单车显然有着更大的扩张野心,除了此次高调进军国际市场,还公布了在海外布局上与一系列国际领先企业的合作,包括微软、沃达丰、Stripe支付、安盛天平保险等等

PS:

国产共享单车扬帆起航进军海外,对此小编表示祝贺!尽管小编还从未使用过任何共享单车,因为在大山城重庆爬坡上坎小编的腿真的踩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