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环球资源举办了第二届VR/AR/MR生态圈高峰论坛。京东VR/AR负责人赵刚出席,并担任演讲嘉宾。
早在此前,京东就开始了VR、AR的布局:2016年4月成立京东VR/AR实验室;同年9月推出VR购物应用“VR购物星系”、成立电商领域首个VR/AR产业联盟——京东VR/AR产业推进联盟,以及发布整体VR/AR战略。在这之后,京东于去年12月宣布今年中旬上线一款基于谷歌Tangao技术开发的AR/VR购物应用——JD Dream。近日,又发起自动3D建模比赛“天工”计划。
既能获得网购的便利,又能兼顾线下购物的乐趣,VR购物在二者之间取得难得的平衡。“VR/AR给用户带来的优点,就是购物不再有死角,360度一比一完整还原,还能引导消费者决策”,赵刚继续说,“也许以后没有VR购物体验,你就不放心。用户体验是不会倒退的,一旦有这种体验,你就会发现一定要经过这种体验才会购买。”
但,这种未来“必须存在”的购物体验还有多遥远?相比于VR购物普及时间,从京东成立VR/AR实验室到举办建模比赛的这一年时间似乎显得微小。尽管如此,我们依然想知道京东内部对VR购物的时间表,无论这个数字是5年还是更多时间。
对于这个问题,赵刚没有直接回答,微微皱了眉头:“可能要到2020年,主要是因为VR硬件平台没有普及。目前,我们把重点放在手机上。我们的数据表明,有接近90%的流量是来自手机,就是说,90%的用户是通过5寸的屏幕购买东西的。”
不过,这一切也会发生变化,就如当初用户从PC迁移到手机一样。未来,VR体验足够好的时候,用户一样会从手机迁移到AR/VR平台。由此,在赵刚看来,VR购物是属于战略部署。“到2020年有20%的流量来自VR/AR,到2022年会有50%的流量来自VR/AR,到2024年会有80%的流量来自VR/AR,这是一个完整的迁移过程”,他预计。
赵刚告诉零镜网,京东的VR购物计划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渐的过程,先从2.5D到静态3D再到动态3D,最后才是互动式场景购物。与此同时,在场景互动上,先从单点全景到多点全景再到自由活动的3D全景,最后达到混合现实的状态。“如果图片加载超过两秒,用户就会跳出”,他补充道。
计划今年上半年上线的VR购物应用JD Dream实现的正是第一步——2.5D购物体验。“就是你在看商品的时候,发现这个商品能动起来了,它有一个3D的感觉了,但是它是通过拍摄商品一圈实现的,还是有限,它是2.5D的,不能解决无死角的问题,真3D才是无死角的。但是2.5D让你感觉很酷,有3D的感觉”,他解释。
从2.5D开始过渡,这个不仅是VR硬件平台普及的缓冲,还是留给京东解决主要问题——快速3D建模的紧急时间。为海量商品建模这个事情被赵刚视为VR购物的粮草。
为此,京东近日举办了自动3D建模比赛,建模的还原程度,成本,效率都成为赢得比赛关键因素。“虽然我们已经找到两个很强的自动建模团队,但我们还是希望通过比赛让他们PK一下,也挖掘更多团队”。赵刚透露,赢得比赛的团队很有可能纳入京东的体系。这意味着,战略投资、收购或者成为合作伙伴。
在另一边,对应京东“天工”计划的是阿里“造物神”计划,它们目前的宗旨都是加速3D建模。目前,淘宝方面已经提出三种成本不同的方案实现3D建模,分别为DIVA(Digital Interactive Visual Augmentation的简称)、视频扫描以及光场扫描。
从动作速度来看,无论是去年双十一的Buy+购物体验,还是“造物神”计划的启动,阿里都暂时领先。但VR购物的未来不会因为谁提前半年而赢得最终市场,毕竟它还有一段路要走。由此,在VR购物成为日常生活之前,我们保持期待。
【本文撰稿:柏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