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快速的资本冷却,让不少刚刚才投入VR大家庭的小伙伴措手不及。VR+行业成为大家公认的出口,然而这个“+”号有的人做得如鱼得水,有的人却举步维艰……why?
首先我们想说的是,VR市场的资本态度不应该是创业者们判断行业的唯一参考,资本有周期,也往往滞后。前两年逐渐聚集到VR和AR,去年上半年达到一个高峰,随后急转直下,这是大家都能直观感受到的变化。
然而,你若以此就说明VR没有未来,那也为时太早。在过去的半年,大佬们依旧对VR和AR不离不弃,Facebook力推ARstudio,希望普及AR;微软准备放大招,要为所有Windows 10带来MR头显支持能力;谷歌的I/O大会更是带来新的VR一体机计划和更多支持Daydream平台的智能手机方案。
甚至此前显得不闻不问的苹果,都正式在WWDC大会上宣布了对Vive的支持和ARKit套件的开放。尤其是后者,有可能让iOS一举成为最大的AR平台。
可以说在资本沉寂的这半年中,大佬们并没有放弃,反而越发重视。然后你会看到抽风了的资本在经历过所谓的周期之后,开始复苏,继续在VR市场中寻觅。根据CB Insights的数据,2017年第一季度,AR / VR投资交易量突破80宗,同比增长60%。这还不能说明机会的存在吗?但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VR老兵是如何养成的?
那些在资本沉静时代还能好好活着,并且完成商业模式闭环的小伙伴,即将面对的可能不是钱荒,而是怎么推也推不掉的热钱追捧。和那些一但不输血就要挂掉的公司相比,同为创业者,待遇的差距无疑是巨大的。而为何有这样巨大的差距?
为此,零镜网拜访了一位VR界的老兵——魏秉铎,你或许没听过他的名字,但他旗下VR相关的公司却一家接一家,活得很滋润,发展越来越好……也许他的经验能点醒梦中人。
知道魏先生是通过『“当下的未来”重庆VR产业研讨暨联合签约仪式』活动,作为当时签约的5家单位之一,重庆象逸生科技有限公司结合重庆邮电大学、北京火柴世界科技有限公司的优质资源,率先在重庆开始了工业级VR教育培训的开拓,将引进加拿大CDM认证培训机制。魏先生作为象逸生的创始人,让我第一次有了拜访他的想法。
魏先生的另一个身份是重庆邮电大学的导师,所以我习惯称他魏老师。跟魏老师聊,完全不能局限在一个公司、一个领域,对VR这个行业的理解,他是在实干中得出的“真理”。他并不在意资本,因为现在的他的团队活得很滋润,利润很不错。从新成立的象逸生注册资本达到3000万就可见一斑。
如果要简单总结魏老师在VR领域做的事情,那就是尝试了VR房产的坑之后,也摸清了VR房产的门道,然后用创新的思路深耕了VR旅游,并顺手把VR教育也做了……
态度:行业没义务救你,更不是等你来颠覆
“我所知道的不少重庆VR企业都经历过很痛苦的挣扎,2C走不通,2B又发现经济环境不好,B类客户也难伺候。”魏老师的观察也许正是当前不少中小创业者的困惑,C、B都不通,我们究竟该怎么做?
“单从表现形式上来说,VR是个锦上添花的东西,B类客户有你可能更好看,但是没有你人家也能活得很好。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要回到行业本身的角度去看问题。”魏老师的角度和零镜网此前一直提到的从传统行业的内部需求出发,做解决传统行业痛点的创新不谋而合。
这里的重点是“VR是个工具,是个有可能将以往存在的事物变得更美好、更高效的工具。”但你要清楚,工具本身并不能单独支撑一个行业,更无法颠覆掉根基扎实的传统行业,只有和传统行业深度结合,你才知道创新的机会究竟在哪,才能用好这个新工具。
比如魏老师一开始做的VR看房,他们最初也跟大家一样,就是为销售端量身打造,用惊艳的效果,帮助销售打动潜在购房者。但是坦白说,在并不缺乏样板房的房地产销售现状下,VR看房只能是一个补充。本就不算刚需,更重要的是,这类项目的开发成本不菲,而客户又需要定制,每一次都有额外开发成本。
你可能会因为没有太多利润还麻烦的理由,离开这个领域,而魏老师想的却是如何均摊开发成本。销售端需要,那么建筑设计管理端需不需要?于是一个打造闭门VR方案的思路诞生,最终他们将开发成本均分到多个项目环节,再依靠每个项目都是定制的个性化特点,他们成功地用更低的成本,淘汰掉了那些依靠模型库起家的对手。成为少数能在市场中活得很好的团队。
对象:做好B+类客户
以上思路其实还是我们常说的服务好B端客户的思路,但在魏老师看来,在当前经济状况不是太好的状况下,我们应该将重点放在B+类客户身上。
什么是B+类客户?用魏老师的话来说“在当前的经济大环境下,大家扪心自问,当前那些企业还能拿得出钱?应该是央企、大型企业,我们称之为B+类客户。”
如何找B+类客户?魏老师以重庆这个地方为例,B+类主要集中在重工业、制造业、教育机构和旅游上。其中重工业和制造业准入门槛太高,依托学校资源,魏老师最早尝试的就是教育。高校已经在结合商业公司和机构,做一些产学园的尝试。但是距离成熟,还需要一个培育过程,是个当前不得不做,却又不能作为重点的方面。
最后就是旅游,在重庆,旅游是个痛点,因为那跟地方政府挂钩。在重庆很多区县,还能挖挖矿,搞点小厂矿。但是当前环境下,低效率高污染的能源开采和小厂矿已经被叫停和破产,工业是做不下去了。农业呢?你投入还是不投入,效果和区别不大,是个难以体现政绩的点。所以最后只剩下服务业。
而旅游作为服务业的龙头,自然是大家都有意愿,也愿意投入资金做好的事情。但关键是,重庆的旅游资源开发太过粗旷,普遍存在没有特点的问题,不是喀斯特地貌就是古镇……人文景观的描述以往全靠导游一张嘴;历史故地也只有一些烂庙,石雕;被淹没的三峡景观更是只能让游客对着照片脑补。
慢着,人文故地没有背景如何感同身受?淹没的三峡照片能有虚拟现实还原的震撼?这些都是VR的强项,VR行业的机会。而且更重要的是,景区方案和商场开体验店最大不同在于客源很少重复,而且客源的目的也很单纯,就是来看、来玩的,就怕你景区没有足够多好看、好玩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VR化定制的专属导游、VR观景亭机会显现。跟以往全凭导游一张嘴不同,你能依靠VR穿越时空,进入人文历史的再现场景中感受了。跟照片不同,你能更真实的感受三峡原生态时代的美景了……以往景区缺乏讲故事的能力,而沉浸式的VR故事能带给大家更多的震撼。
实际上,你要把握好潜在客户的心态。大多国内数旅游者有”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也就是俗话说的“来都来了,再不济也要去看看,万一是个彩蛋呢?”国人早已经习惯了:著名景区不去会遗憾,去了会后悔的怪现象。
而VR在数字导游、美景还原等角度上的创新,很容易做出大家期待的彩蛋。大家喜欢,那你的收益会是问题吗?
说到收益,魏老师坦言:“你我都知道,开体验店的人最大的成本是什么?场地租金!而景区呢?有的是场地提供,而且还免费。依托一个景区每年几百万人次的客流量,你甚至都不需要景区投入资金做软硬件,只需要他们对你开放准入,你用优秀的软硬件完善他们的服务,然后分成就足够赚了!”这样的剖析已经清晰地不能再清晰,而且我相信这绝不只针对重庆的环境有价值,对全国很多地方的旅游景区同样适用。
在几百万人次/年的流量面前,你完全可以降低体验成本,以比CBD中体验店更低的成本吸引用户。哪怕转化率低至30%,你也能活得相当丰厚的收益。很显然,这跟当前大多数人一提VR旅游就是全景宣传片不同,如果你的团队还在争取景区全景视频的拍摄项目中撞得头破血流,那么是时候转变思路做服务了。
零镜说:
魏老师是个低调的实干派,以至于最终都不同意让我们为他拍摄上刊照。但是他的分享却很实在,全是经历市场实际检验后的真正干货。
他不太愿意在背后剖析竞争友商的商业模式,他认为大多数人活得不好,剖析多少有拆台的意味。尤其对拿了投资、被资本鞭策中不得不带着“问题”快速前进的创业团队,剖析会对他们太负面。
但他并不忌讳自己的干货分享,你能用VR这个工具更好地解决现有行业的难题,你就是香馍馍,否则VR也就只是一个不那么好用的工具。
单从大趋势上看,零镜网觉得行业大佬们已经在开始强调和强化VR的工具属性,甚至定位是下一个计算平台。微软的平台化,将会更快速的推进MR的C端落地。就像PC一样,向各个行业渗透和带来更优秀的使用体验,已经是VR、AR、MR技术的必然趋势。只不过在这个趋势面前,多数人还只是在传统行业外瞎晃,找不到机会就说VR行业不行了!VR行业真的不行了吗?还是你的团队和思路不行?
零镜网希望成为VR、AR创业者的伙伴,为你呐喊、为你们助威。
如果你的团队还在踩坑,看不到方向,那么我们还愿意为你提供指引、培训和帮助。
欢迎联系我们编辑 | 翌城
微信 |?kale0615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投稿、交流、转载请联系:news@49.234.21.86
活动、商务合作请联系:adv@49.234.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