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双11”我们没怎么赚钱 网友:老铁没毛病,这要看小目标了

2017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1682 亿元人民币,与去年相比增长了 41%。其中无线成交占比更是高达90%,一举超过去年的82%。对此杰克马怎么看呢?就在双11当天马云就在央视财经直播上表示:双 11 不是我们赚钱,双 11 本身对于我们来讲没有什么赚钱,双 11 希望给消费者带来快乐、给商家带来快乐,给我们带来技术提升,给我们带来组织人才的提升!对此就有网友评论:老铁没毛病,这就要看马云定的小目标了。比起王健林定的小目标,先挣它一个亿。马云的一个亿的小目标早在11年就已实现了。如今马云的小目标是什么呢?

今年的成交额达到了1682亿元,这里面有多少是马云的呢?有网友就大概算了一下,以1600的成交额来算,马云毛收入大概200亿左右。这是怎么算出来的呢?首先是天猫的扣点,2017天猫的每一笔交易是3%-5%(平均扣点4%,100元销售价计算,是4元);其次是天猫商家的平均推广支出,大概10%,这样算下来就差不多有两百多亿了。

再看看京东,从京东官方宣布的数据来看:双十一(11月1日-12日)下单金额突破1271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累计售出商品7.35亿件。这里我们看到,京东说的是下单金额,意思是里面还有没成交的。如果这1271亿元都是成交的,再加上天猫的1682亿元,仅两大电商平台的双11销售额就达到了近3000亿。说实话,双11的战报数字看着很high,但都是电商们的自high,里面有多少水分呢?先来张图给大家看看:

这是09到17年天猫历年双十一销售额的统计图,细心地读者就会发现该图有点像指数增长。在行业不景气、电商“低价为王”、原材料等各种成本上涨的种种困境中,“双11”出现这种爆发式销售额增长,显然是有问题的。毕竟,当各种广告投放都无法带来一夜成名的效果之时,通过造出庞大的销售额,借助“双11”的超强关注度,打响自己的品牌,相当于做了一次无比成功的广告营销。

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注意力就是一种经济。为了排名靠前,吸引客户注意力,企业执迷于刷点、提价、囤货,希望通过注水出一个漂亮的数据,冲击到行业销售额榜单,以提升企业知名度。所以面对这样一个数据下,注水是肯定的,想要造数字有100种办法,你可以一年不卖货,364天发优惠券,只发双11这一天的,这样双11一定会爆发!销售额数据失真已经成为常态,为企业带来的实际盈利正被严重打折。

而马云说自己怎么赚钱,在注水的销售额下怎么会赚钱了?然而即使销售额没有注水,马云也会说自己没有赚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每年双十一面对考验的不只是销售额,还有天猫平台、物流、支付等方面,所以每一次双十一都会对,天猫的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据说10年双十一支付宝的数据库差4秒就崩溃了,由此倒逼了支付宝架构转型。

马云在采访中也说:每年双 11 阿里都在提升技术,包括物流技术、支付技术和平台技术,每一年双 11 的销量都是 10 年以后平均的量。对比其他公司,阿里比他们的技术需求都要大。

确实,过去十年,阿里在技术上的投入和投资可能不亚于任何一家高科技公司;阿里有2.5万名工程师和科技人员在为企业做技术支撑。而阿里搞双十一,不只是搞累了顾客,还搞累了行业,从物流到技术,从带宽到支付宝。仅就去年而言,就到达了每一秒12万笔交易的计算量,今年每一秒达38万笔交易,这是明显的技术提升。不过对比技术提升天猫每年搞双十一或许还为了“它”。借买买买为由,收集数据,技术化地“拼图”用户(或潜在用户)的对鞋服、电器、娱乐、旅行的真实需求。如此,一个鲜活、有着既定生活轨迹、行为方式的用户画像,就会呈现在天猫眼前,使其在更长远的角度上,改善设计、决策、供应链,重塑商业运营,开创不一样的未来。尤其是在AI时代,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

所以,正如马云说的“利润应该来源于技术带来的创新”,不是去占消费者的便宜,杀熟,薅消费者和商家的羊毛。毕竟,马云说他的公司要对国家、社会、世界有担当。否则,它的市值也只能到携程200多亿美元的水平,而不是如今的4500亿美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