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不以“读心术”为耻,反以为荣!美众议院:“废除网络隐私条例”助威?

刚办理完登机牌,陈老师马不停蹄地奔向候机厅,常年的差旅经验告诉他安检入口很可能需要长时间排队,匆匆脚步中,偶然间瞅见了赶往出发长廊的大屏幕上展播着相当多的广告,因为近期家装,于是视线在洗碗槽的广告上略微停顿。

但他绝对想不到的是,在接下来的安检排队时间中,习惯性拿起手机开刷新闻的时候,那个本因停留在超大广告屏上的同款洗碗槽,竟然再次出现在了自己的眼前。

对广大用户来说,类似的经历一定也有过,比如自己正在想吃什么,一打开某点评,就推在了首页。自己近期想购置什么,一打开某宝恰好就全是相关商品的推荐,每个人的首页都是不同的。应用的读心术越来越娴熟,这是互联网巨头们乐意看到的,因为他们期待精准推荐、精准覆盖。

不知道大家是如何看待的,我本来对“精准”一词并没有太多负面情绪,但朋友的经历让我细思极恐,因为这超出了以往我能想象得到的数据挖掘途径。App已经从“单纯”的用户行为记录+分析,上升到了用户环境感知。

毫无疑问,超时空感知是不存在的,这种看起来惊人的读心术背后,只能是数据、信息的交叉覆盖。不知道有多少个App,多少种传感器,以及多少信息渠道共享的结果。互联网大佬可能对后台的数据交互、合作心照不宣,但对用户而言,谁在为背后的数据合作负责,又有谁来保护我们的隐私被正常、合理的使用?越来越精准的背后,我的担心却是个人隐私信息泄露是否越来越多,越来越肆无忌惮?

“细思极恐的互联网生活,我们都在网络上裸奔!”

很显然,细思极恐的并非我一人,前段时间吉利汽车老板,李书福先生就在公开场合质疑过微信的信息截取很可能偷窥企业的商业机密。

面对大佬的质疑,腾讯不得不回应,然而答案却难以让人满意,有越描越黑的意思,让网友觉得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当然,也有人觉得要想获得“哇,好智能,它恰好知道我想要什么!”的惊喜,就必须要结合数据分析,如果不授权,不分享数据,又怎样分析你的消费需求、行为习惯呢?

而且,面对App安装时那一个比一个霸王条款的用户协议,你又能怎样呢?弃之不用吗?我想更多的人是根本没有思考过,甚至看都没有看完协议就已经下一步了。因为环境影响,我们的使用习惯已经被绑架。于是关键问题来了:

“泄露隐私是智慧生活的必须代价吗?”

我无法给出一个严谨的回答,但我打算从侧面帮助各位分析这个世界权势机构、权贵们的看法。很显然,其中不少人的回答是“Yes”。比如近期美国众议院才刚刚投票通过了废除奥巴马网络隐私条例的决定,允许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贩卖用户行为数据。

初看这个行为貌似很不得人心,不保护个人隐私,惹恼了不少老百姓。其实细节并非如此,新法案是允许ISP分享不带个人信息的浏览数据,其目的是为了给服务提供商一个公平。因为基于浏览信息的大量数据早就已经被谷歌、百度、雅虎、微信等提供商提取和使用了,他们就是做着让推送越来越精准的事情,但又想限制其他服务商合理使用这些数据,这很显然是种垄断主义。

从这个事情上可以侧面看出,至少老美,包括老美的政府机构都已经觉得没有数据无法提供服务了,或者叫没有数据在背后支撑的服务,已经越来越难获得消费者青睐了。于是,分享、利用甚至买卖用户行为数据,貌似成了一种“不得不”的行为,而且这恰好就是用户选择的倒逼。

但另一个角度:“谁来保证我们的隐私数据不会成为助纣为虐的武器?”

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资深互联网用户因为被大数据“杀熟”愤怒了:“去TMD的大数据”这是来自他心底的呐喊。我看过他的讲述,我非常理解那种被“杀熟”后的厌恶感。

很显然,这就是一起典型的App利用大数据和用户行为分析之后的杀熟行为。而且类似性质的事情在国内并不少见。比如某滴叫车,乘客付款和司机收款长期是两个价格,而且这个差价还不是司机的服务费,服务费要在已经打折的佣金中再提一部分……

坦白说,可能有些用户觉得自己也没有什么重要隐私在互联网上,也就姓名跟电话什么的,行为数据分析也就分析了,能精准地推荐服务和产品到我面前也不错,毕竟你是在用我的数据为我提供更便利、更精准的服务。但杀熟的性质就不同了,你是在利用个人习惯坑用户,刻意制造信息不对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诈骗!而挑战用户底线的公司,迟早东窗事发,最终也必将被用户淘汰……

 

面对日益严峻的隐私泄露,你觉得该怎么办?

1.希望国家立法限制企业对个人隐私的滥用、买卖。

2.希望国家严惩“杀熟”,泄露不可避免,但也要用对地方。

3.早已习惯了,为了方便没有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