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提前一步走了,剩下的人仍需考虑逃离地球、警惕AI

2018年3月14日,霍金离世。无论何时,表达缅怀都不会显得太晚,对于时常停留在我们嘴边的科学家霍金来说更是如此。霍金的离世多少让人感到遗憾。甚至在几天之前,霍金还曾出现在《明星谈话》中,谈及对宇宙的看法。

当被问及“大爆炸之前发生了什么?”时,霍金明确地表示“大爆炸之前什么都没有。”霍金还表示,“宇宙的边界条件是它没有边界。”就像地球表面一般,欧几里得时空是一个没有尽头的封闭表面。身为76岁的老人,人们不得不感慨霍金的毅力。

或许正是出于对宇宙的探索与认知,霍金在这些年中不断发出着警告。生前数日,霍金还预言称人类可能将在2600年灭绝,地球将变成熊熊燃烧的火球燃烧殆尽。在他生前,这些“黑暗预言”和号召更是屡次出现。比起其跨时代的著作,人们似乎对于这些预言更感兴趣。

2006年,霍金预言地球毁灭风险过高,人类需要寻找新居住地,人类在40年后能进驻火星;2008年,霍金号召人类转移到月球或火星;2010年,霍金号召与外星生命联系时谨慎小心,因为不确定他们的态度;2011年,霍金称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人类必须移居外星球;2017年,霍金称人类只能在地球再生活100年,人类或移居或灭亡。

我们并不知道霍金在探索宇宙时意识到了什么。我们也没办法去理解这样一颗天才的大脑。这些警告伴随着霍金对宇宙的探索而出现,但我们也注意到,与这些警告同时出现的是霍金一直在提醒着人们警惕人工智能。

在2017年接受《连线》采访时,霍金表示“我担心人工智能可能会完全取代人类。”但在更早的时间里,霍金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看起来多少是暧昧的。2016年时霍金曾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确有希望带来巨大的福利,比如根除疾病和贫困,但是它同样也可能带来危险,比如强大的自主式武器,或者帮助少数人压迫多数人。”

霍金确实看到了人工智能正面的一面,但他也看到了人工智能负面的一面。合理利用技术会带来巨大的收益,但与此同时,危险同样存在。但让人感到困惑的是,霍金本身就是技术的受益者。

我们脑海中的霍金永远被固定为躺在轮椅上的人,但却忘了霍金从前也是正常人。1942年出生的霍金,直到21岁患上“渐冻症”后才慢慢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可能也是因为“渐冻症”,让人们知道了还有一个顽强的思考着的头脑,也让霍金理解到“他不会活得太久,所以他真的希望尽可能多的完成他的工作”。

生活在死亡阴影中的霍金甚至开始“享受”日常生活。虽然行动艰难,表述也越来越困难,人们那时还是依稀能听清他在说什么。但在1985年,霍金因肺炎被切开气管,失去了发声能力。随后,霍金的高科技轮椅开始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也是依靠着轮椅,霍金完成了《时间简史》的写作。

人们或许会感到困惑,霍金反对着人工智能,却在享受着最顶端的科技带来的益处。不要忘了,英特尔的团队在为霍金设计输入解决方案时,采用的正是“霍金的大量文档,通过分析词频以及上下文关联,在霍金输入时会给出最合适的预测词”以此取代逐字输入的旧有方式。

但或许处在霍金的境地中才能真正明白被词语(技术)操控的可怕。霍金在GMIC 2017表示“人工智能可能会超越人类智力范围,人工智能可能会超越人类智力范围,进而挑战人机关系”。也难怪人们不时传出各种谣言。但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些说法或许并没有错,“轮椅上的霍金早已不再是霍金”。

如今,霍金终于自由了。终于奔向了星辰大海,再也无须担忧地球的毁灭和警惕人工智能。但这个问题显然留给了活下来的人们。霍金划上了探索的终止符,人类的探索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