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第一次调查是在初次评测完Ryzen 5 2400G之后,当时很多网友反馈说没有加上“散片”数据,性价对比不够详尽。于是我们特地针对散片市场和英特尔新的廉价主板做了分析(《8代酷睿被锐龙逼成跳水王?廉价B360/H310终让平台售价亲民!》)。在分析完实际的DIY攒机市场后,我们再次做了调查,发现Ryzen 5依旧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这就不再是不够详尽,不够随机的问题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大多数人会选择Ryzen 5?尤其是Ryzen 5 2400G(支持率近70%)?他们的选择是否明智呢?我们抛开单调枯燥的测试,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体验了一番。我不想下一个简单武断的结论,各位看官有兴趣可以参考参考我的体验心声,得出自己的判断……
废话不多说,先来谈谈Ryzen 5在硬件层面的产品力。4核心、8线程设计,已经是过去5年,高端桌面处理器的规格。在以往这是一个要价2000元以上的产品区间,但是Ryzen 5将它做到了1000元左右。最重要的是,Ryzen 的IPC(每时钟周期性能,也可对位单核心性能)性能相比老产已经大幅提升,这是它冲击DIY市场的关键,也最终成功倒逼对手降低同规格产品定价,或者提高了相应产品的硬件规格.。比如8代酷睿i5 8400就提升到了6核心规格,但售价却依然和上一代4核心的i5产品持平。
而且Ryzen 5系列相比酷睿i5在硬件规格上的跨度上更大,多款型号覆盖了4核8线程到6核12线程规格。总体说来就是同性能比对手更便宜,同价格比对手的规格更高。比如都卖1499元的盒装CPU,i5 8400是6核心6线程,但Ryzen 5 1600是6核心、12线程……
当然,我们不能忽略DIY市场的变数,散片的存在让酷睿拥有另一层吸引力!然而从去年底开始,我们发现锐龙经销商也启用了套装的形式变相打折。本来AMD平台主板就相对便宜,再加上套装折扣,酷睿的散片吸引力基本被消耗殆尽,不到1000元的i5 8400散片也架不住主板贵……
而今年的变数更大,因为还多了一个整合Vega显示核心的Ryzen 5 2400G。这颗处理器的显示核心性能达到了独显GT 1030的水平,我想这是其支持率在我们的调查中能接近70%的关键。因为和GT 1030等性能的显示核心就已经价值500元甚至更多,扣除这个模块,Ryzen 5 2400G这颗4核心8线程的处理器相当于仅卖700多元!对比自家Ryzen 5此前创出的1000元出头的记录,它再次刷新了4C8T高性能CPU的价格底线……
而且整合了独显级核显后,其整体TDP功耗依旧只有65W,这让我沉寂已久的小身材、大作为攒机热情重新开始蠢动……Ryzen 5 2400G能否实现小却强的反差美?我决定用长草了2年的迎广巴赫一试。
巴赫这款超mini机箱的整个体积不到4L,还内涵150W电源。相比起来主流ATX的体积通常在40L甚至以上,就算是平时所谓的小机箱也多在15L左右。
箱子小巧固然好看、好带、好安置。但是对平台的散热要求间接限制了性能,所以以往DIYer们都会选择些低性能的节能型号,比如奔腾G系列、酷睿i3低频型号等入住这款4L超mini的箱子。
实际上我之所以让巴赫吃灰,也是因为以往平台的性能限制,只能使用集显,没有办法在我和兄弟们熬夜等球赛之前,在客厅投影大屏上来上两局《实况足球》或者《街头霸王》的休闲需求。至于Ryzen 5 2400G,本次尝试我只为它搭配了两根2667频率的DDR4,性能有待检验。另外,我担心的是用超薄散热器(整体高度不超过3cm的鳍片和底座……)能否真的压住它。
事实证明,在我连续玩了2小时《实况足球2018》体验中(注:为了画质和体验,关闭了有负优化的动态模糊和全屏泛光),它没有一次掉链子的卡顿,而且仅用超薄散热器对付的Ryzen 5 2400G的温度才仅仅57度,此时散热器在PWM的控制下,竟然还比较静音。这就意味着还有余量,不需要风扇的暴力转速来降温。
在此基础上,我膨胀了,开始尝试别的对性能要求更高的游戏,比如在大屏上来了一局《坦克世界》,那种震撼真的也是没谁了。就画面来说,开中特效的情况下,已经能够不卡了(平均60fps以上),这相当颠覆我的认知。因为此前我曾特意购买过一个GTX 660M的独显游戏本,就是为了差旅途中也能撸炮,几次版本更新下来,硬是将原本流畅无比的独显都逼到了看马赛克才能保持基本流畅的边缘。而Ryzen 5 2400G的集成核心竟然不用最低特效也能流畅,还是让我相当意外的。
接下来我用它试了试要求更高的《古墓丽影:崛起》,多次尝试后,只有在最低画质下才能勉强实现平均43fps,经常在复杂场景都会遇到美女主角动作卡顿或滞后,那种状态拿冰锥上任务有多难老玩家们懂的……看来3A级单机大作会是这个平台的天花板。
原本在4L体积限制下,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搭配独显,但为了满足大家好奇“它究竟相当于什么独显”,我还是用上了GT 1030来对比。结果显示,这个档次的显卡显然失去了价值。实际上估计不会有人选择i5 8400+GT 1030的组合,而且这个组合无论是功耗还是体积都没办法满足我们mini攒机的反差美需求。
认清4L主机的极限,MOBA、MMORPG以及实况等RPG休闲游戏是胜任的,至于3A大作,还是别去跟高端独显抢碗饭了……事实上,就我的预期而言,这个超mini PC已经给了我意料外的惊喜。就这样,它代替了我家原来的傻大黑粗(ATX卧式HTPC),成为了我的客厅新宠!
一周左右的时间体验下来,我觉得作为HTPC兼日常家用和偶尔办公来说,Ryzen 5 2400G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性能基本处于过剩状态。比如流媒体体验,4核心8线程的CPU,在我刻意没有开启硬件解码的情况下,也能流畅应对我收藏的高码率高清电影。实际上单独对比处理器性能的话,你会发现这货的浮点计算性能其实比6核心的i5 8400更强,尤其在多媒体应用上更加得心应手……如果用上Vega核心的硬件解码,就算是4K超高清也是游刃有余的,若非要挑剔,那也就是硬解码效率上还是不及英特尔的HD系列核显,CPU的占用率会略高5~15%。
然后,最恐怖的来了。原本根据电源负载50~70%是最佳应用环境来看,我很担心巴赫内置的150W电源能否撑得住,这个平台看起来小,但很可能很吃能耗,毕竟性能在哪,一般来说能耗和性能成正比。
结果很意外,我在玩实况足球的时候,整机的功耗在78W!完全符合50~70%的电源黄金原则,要知道这个时候CPU和GPU这对耗电大户双双处于不清闲的状态,这个功耗还算上了硬盘、内存和主板等,也是没谁了。对比起来,我的Thinkpad运行游戏时都能奔着70W去了……性能无疑还全面落后于基于Ryzen 5 2400G的mini PC。
体验到此,就我的感觉来说,DIYer们的投票结果还是值得信赖的。为了更为直观的向大家展示本次体验的感受,我将文中提到的各项成绩和价格关系做了个数据计算,哪怕是算上酷睿散片的价格优势,锐龙5 2400G的产品力也依旧大幅度领先,尤其是你用的上核显的时候,处理器性价比是酷睿i5 8400的2倍……
所以,可以说这个mini平台的整体拥有成本相对来说是很低的,但性能上已经足够在办公应用和家用多媒体娱乐上处于“浪费”状态!更重要的是,高度整合的设计赋予了它低能耗、小体积的特性,小到4L的整机体积,却能有匹敌i5 8400平台的性能!我真的很想看看玩家们还能不能攒出比这更出生的反差美!(比这更小,性能、功耗持平;或者体积相当,性能更强、功耗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