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家号称自主研发浏览器内核的国产品牌红芯浏览器,完成了2.5亿元C轮融资。人家红芯浏览器可不一样了,用的是打破美国垄断、中国首个自主创新的智能浏览器内核:红芯内核。但很快就被爆出,红芯浏览器安装文件解压之后,是谷歌Chrome浏览器,红芯无非是在Chrome浏览器的基础上套了一层外壳。
红芯创始人兼CEO陈本峰表示,现在很多网友说我们是用谷歌套了个壳,说我们去骗国家钱,这是对我们巨大的误解。这款浏览器,我们研发了6年,有自主创新。我们把产品卖出去,其实跟国产或者自主没有任何关系,企业买我们的产品是因为价值。(本段文字来源:新浪)
然而,就在今天红芯官方也在致歉信中承认,公司在宣传过程中应该更强调具体功能和客户价值,而不应特别强调国产、自主。
红芯又是一个弯道翻车?
大家可能知道,市面上主流的浏览器都有自己的内核。小一点的浏览器,往往用的都是别人家的内核,比如一大票国产浏览器(360、百度、搜狗等)用的都是G家Chrome浏览器的Blink内核。
研发浏览器的核心内核技术,一直掌握在外国人手中,排名世界前五的浏览器,微软、火狐、谷歌、苹果,包括Opera浏览器在内,都拥有自己独立的内核技术。
而红芯浏览器就不一样了,用的是号称打破美国垄断、中国首个自主创新的智能浏览器内核:红芯内核。
纵观国产浏览器的发展史,从未出现过一家,真正拥有浏览器内核专利的公司,而这个号称“中国首个自主创新智能浏览器内核”的红芯似乎打破了这一例外。
直到,红芯完成融资被爆其浏览器内核 Redcore是基于 Chromium/Bnk,这才让世人知道了红芯浏览器就是一个披着所谓“国产”“自主”外皮的Chrome……
红芯说:这是站在巨人肩膀上。
事实上,科研上没有“捷径”可走;科研创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马克思也说过“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上攀登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我们不止缺芯少系统,我们还缺浏览器、SQL
今年4月中兴事件沸沸扬扬,许多媒体、专家从芯片到系统只是陈述了一遍我们确实缺芯少系统的事实而已,近二十年了这一现状似乎未有太大改变!
无数个深刻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想依靠市场招揽,依靠金钱买买买,只会受制于人。想在竞争脱颖而出,要依靠技术创新提高门槛。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但现在的基本情况是,从芯片到操作系统,再到现在的浏览器内核甚至还有现在炙手可热的云平台、大数据的底层SQL哪一样我们掌握核心了?
只不过是一如既往地重复着:科技以换壳为本。就犹如当年宣称自主造芯,结果只是买来进口芯片、磨掉上面logo的“汉芯一号”丑闻。红装在身,芯却是外国芯!
反观外国企业谷歌,用短短几年时间将Chrome浏览器到Chrome OS发扬光大,似乎系统和内核并没有那么难吧!
科研创新,需要一大批有志学者坐得住冷板凳才能实现,急功近利只能催生“昙花一现”。本来咱就底子薄,再加之这些年来“急功近利”瞎折腾,不少所谓“人才”的科学素养和原始创新能力几乎为零。
写在最后
其实,红芯、汉芯虽然是把别人的(通常是外国的)项目拿过来,进行一定程度的“模仿”和“改造”变成自己的产品,做的也都是能用过关的产品。但大家对于红芯、汉芯之所以反感在于它利用信息不对称把你当傻子耍的姿势很令人恶心。以及动不动就举着诸如“自主”或者“国产”之类的标签蒙混过关。
像现今“流行”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虽会带来一定的流量和财富,但不会长久持续。而当中国智能科技真正走在世界前列时,前方已没有引路人或同行者,这时只能依靠自己,只能自力更生。
最后提一个问题,供大家讨论:类似基于Chromium、Linux之类的二次开发,到底算不算自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