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下支付宝的资损率,再看看同行,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在ITU-T SG17(国际电联电信标准化部门第17研究组)全体会议上,蚂蚁金服主导并启动了“用于增强身份认证的风险识别技术框架”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可以说正好应了网友口中“一流企业做标准”这句话。该标准除了与风控有关,还跟一个词“资损率”有着密切关系。甚至,我们不妨从相关公开信息扒一扒有关支付宝资损率的过往历史。

1

早在2013年,时任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安全副总裁的江朝阳就曾透露,国内支付行业的整体资损率大约为万分之一,而支付宝的资损率为十万分之一。也就是说,在那个时间点上,阿里的风控就已经领先于国内整体资损率了。张朝阳还十分有底气的表示,“与同行乃至银行相比,无论是从资损率还是便捷性,我们更有信心。”这也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以往复杂的风控导致了支付便捷性的损失,支付失败的可能性更大。蚂蚁金服将资损率降低的同时也提高了便捷性。

这一数据看起来直到2017年都没有什么变化。2017年3·15晚会曝出人脸识别的安全隐患后,支付宝在针对知乎的问题进行回应时,仍旧沿用这一数据,表示“我们是全球把人脸识别引入金融级应用场景的第一家公司,上线人脸识别这么久以来,我们的资损率一直保持在远低于十万分之一,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支付宝声称已低于这一数字,但并未给出确切答案。

很快,在2017年7月召开的网络安全生态峰会上,蚂蚁金服CEO井贤栋表示“以蚂蚁金服为例,它的智能风控大脑,可以7*24小时对每一笔交易进行风险识别,识别速度只需人眨眼时间的1/10,支付宝的资损率已长期小于百万分之一”。资损率从十万分之一下降到了百万分之一。甚至还要更低。

在此次标准制定的时候,蚂蚁金服则表示“支付宝的资损率低于千万分之五,远低于国际第三方支付公司千分之二的资损率。”或许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是千万分之五,而不是两百万分之一?这两个数据在实际上等同。但是为了量级间的比较,不进行简化约分更为合理,就像千分之二不会约分称五百分之一一样。支付宝的资损率显然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进而主导了对标准的制定。

2

但很明显,在越来越低的资损率背后是支付宝的风控越来越强大。早在2013年时,支付宝就建立起了五级风控系统:包括终端环境保护体系、用户认证系统、隐私保护、账户保护、交易保护等。在这个过程中,有着大量用户行为数据的积累的支付宝,形成了一套风险交易判断的模型,再通过强大的计算能力,在150毫秒以内就可以对交易做出判断。

2017年3·15曝出人脸识别的问题后,支付宝对其进行回应,表示“支付宝的人脸识别准确率超过99.6%,结合眼纹等多因子验证,准确率能达到99.99%,超过肉眼识别97%的准确率”,还会针对用户进行活体检测算法检测。而这也不过是整个系统风控中的一个环节。甚至支付宝还表示,即便出现低概率的事件也会进行赔付。这样的承诺很难让人不动心。

在7月份,资损率降到百万分之一时,井贤栋则表示除了智能风控大脑进行风险识别外,还通过运用‘人脸+眼纹’等生物识别技术使用户身份识别率则达到99.99%,超过人眼的97%。”当然在此之外,支付宝连联合其他部门开展了合作。

而如今宣布的千万分之五的概率,则得益于AI。蚂蚁金服表示,“支付宝的风控技术能力已全面进入AI时代。第五代风控引擎AlphaRisk由AI智能驱动,实现自学习和自适应,不仅提升了风险识别能力,也提升了风控效率和标准化程度。”

在9月份ATEC大会上,支付宝就表示将将其金融科技全面开放。如今在ITU大会上制定标准,无疑将对进一步降低金融风险。对蚂蚁金服本身来说,也有助于提高其形象地位。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