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VR公司“死亡”启示录:元年不元,很方

成功的企业都是相似的,失败的企业各有各的失败。

——零镜托尔斯泰

再过几天,我们将迎接新的一年,一个不再是VR元年的2017年。

元年到底元不元,我们很难把所有人的真实情况用一个字来总结。但我们知道,这一年,有很多先锋团队站出来,踏着碎石尝试走出一条路,开创一个新的时代。然而,事实是,创业维艰。

早在2014年,美国科技市场研究公司CB Insights通过分析101个科技创业公司的失败案例,总结出了创业公司失败的20大主要原因:不符合市场需求、融资烧完、团队不行、竞争力不足、定价/成本出现问题、产品糟糕、缺乏商业模式、糟糕的营销、忽视客户、产品推出时间点不对、精力不集中、创始人和投资者意见不合、发展方向偏离轨道、缺乏热情、地理位置不佳、无融资和投资者支持、法律风险、未有效利用网络和倾听意见、工作与生活协调失败、未能及时纠正错误。

无论是哪个行业的初创团队都不免面对生与死的问题,即使自带光环的VR,也是九死一生的概率。一个站在聚光灯下炙手可热的明星团队,转个身可能就会轰然倒下,风云瞬息万变、毫无预兆。而这样的一幕,时常发生在新兴的VR市场。所以,当它们倒下,留给我们的教训和思考是什么?

奥图科技:被罔顾的市场

最近,一篇关于奥图科技的倒闭报道在业内人尽皆知。

来自《创业家》的文章《国内首家AR公司倒闭:生存靠输血,盲目学“硅谷经验”》指出,奥图科技已经倒闭,因为发不出工资而解散团队。该团队总共有52名员工,现在只剩下CEO、CTO、财务总监和人力总监。其主要原因是未完成对赌协议导致资金链断裂。

该文章对奥图科技倒闭的原因直指其创始人兼CEO叶晨光,认为他盲目学习硅谷经验,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热衷“华人高空跳伞第一人”的荣誉而罔顾身为CEO的角色和责任。

对于这篇引火文章,叶晨光铺了大量的文章否认奥图科技倒闭,并表示该文章造谣。但,对于多数读者而言,奥图科技已经在某种意义上死过一次,而且死相并不体面。

成立于2013年7月,奥图科技目前有一款名为酷镜的AR产品在市场销售。采用君正M200低功耗芯片,酷镜的售价分别为:标准版2999元、精装版3499元、开发者版4499元

产品功能与早前谷歌黯然失败之作Google Glass相似,能够实现拍照、录像、打电话、导航等功能。同时,与Google Glass面临的技术困境一样,酷镜也有各种不稳定,比如语音不准、定位不准、加上应用太少、设备昂贵,并没有受到消费级市场的青睐。

无论是倒闭还是大幅度裁员,奥图科技所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CEO和团队本身的问题,还有AR眼镜的市场成熟度问题。国内另一家AR企业众景视界同样被爆出倒闭欠薪的问题。

成立于2014年10月,众景视界于2015年1月正式开始运作。2016年2月,该公司引入达晨创投及肖斌2000万元的融资;4月12日发布了首款AR运动智能眼镜AlfaReal AR,售价2999元。但在11月初就被曝出欠薪200万元的事件。

众景视界的欠薪已经到了“进行破产清算,也不够给大家发工资”的地步。对于众景视界的总结,我们已经很难再用“资金周转困难、公司管理混乱、市场遇冷”等原因去总结,因为一家公司的成败,不但取决与领导人的英明和远见,还有时代背景。

一个显而易见的情况是当众多AR团队努力在B端寻找突破口时,奥图科技和众景视界却在极限运动和消费级市场踏空。

影创科技、亮风台、0glass、深圳中科沃尔等企业都在积累技术,或者面向B端提供解决方案,比如0glass专门为电网巡检和汽修培训提供解决方案;深圳中科沃尔则是提供线路巡检、监考、执法指挥调度等解决方案。但奥图科技和众景视界则面向一个更加小众的群体——极限运动爱好者。显然, AR还没有到达爆发的阶段,技术也没有达到足够的成熟和稳定,就更别说是对性能有更高要求的极限运动了。用从业者一句话来总结,大概是对市场缺乏敬畏之心。

Crytek:事情没有错,但节奏错

曾打造出经典VR游戏《The Climb》的公司Crytek现正关闭其位于匈牙利,保加利亚,韩国,中国和土耳其的5家工作室,仅保留德国总部和位于乌克兰基辅的工作室。对于调整的原因,Crytek表示是因为VR尚未盈利。

Crytek曾经把很多资源放在VR领域,但玩家的基数太少,市场难以支撑开发预算,即使VR游戏做到知名也无法盈利,所以关闭上述包括中国在内的5家工作室。与此同时,该公司还被爆出员工欠薪的事件。对此,Crytek发表声明表示,做出这样的调整非常艰难,但这有利于公司保持可持续发展,继续吸引顶尖人才。

用中国一句老话说,Crytek是丢卒保帅。但用行业人士的说法是,VR寒冬降临,市场太小不足以养家糊口。

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Crytek把很多资源放在VR领域”,其实是盲目扩张。用一句比较形象的话来说:目前的市场只能养活10个人,但按养活100人的规模上。当然,这句话也在侧面承认,VR目前的市场容量只有10个人而不是100个人,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至此,只能说,Crytek没有踩着节奏上阵。

Vrideo:与巨头争天下,卡位不对

11月22日,美国最早做VR视频的平台Vrideo宣布停止服务。恩,就这么没了。

成立于2014年,Vrideo的愿景是“成为VR领域的Youtube”,曾融资200万美元,是众多VR平台中少数能为Oculus Rift、Steam VR和PS VR等主流平台提供应用的。此外,还提供移动版应用,支持Cardboard和Gear VR。

自2015年3月开始运营,Vrideo是与Jaunt、Littlstar 等同批最早进入360度视频领域的创业公司之一。对于关闭,Vrideo的创始人Alex Rosenfeld表示:“当我们成立Vrideo的时候,Facebook还没有收购Oculus,索尼还没有宣布‘Project Morpheus’(现在的PSVR),谷歌也没有涉及VR。能在这个新媒介出现之时发挥过自己的作用,我们感到十分荣幸。”

Rosenfeld的一番退场辞换一句话来说,“爱过”。

很多人把Vrideo的关闭归因于 “融资不顺”。但如果你深入研究,你就发现,这与融资无关。

相比于同行,Vrideo的业绩成果突出。截止Vrideo关闭,该应用被下载安装70万次,是Gear VR和Oculus Rift上评价最高的视频平台,是PS VR上颇受欢迎的视频平台,参加国际VR电影节巡展,作为万花筒电影节赞助商等等。

但它的问题是定位错误,它试图争夺巨头的存量市场。目前,Facebook努力推广360度视频,谷歌也通过YouTube提供更多的VR直播和360度视频内容。但这似乎并没有错误,当初滴滴也试图抢占传统出租车的市场;微信也抢走运营商的短信甚至通话业务,这一切都没有错误,但错误是这场战争关乎资本,关乎巨头。

与巨头同台竞争,要么像Vrideo那样,在临终时说一句爱过,要么被巨头收割。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如当初打败诺基亚手机的碎屏手机一样,开辟出一个新的蓝海市场,做与巨头不一样的事情。但很明显的是,Vrideo要做的事情完全和巨头重叠,就连slogan都捎带上“成为VR领域的Youtube”,这仿佛一句诅咒。

米多娱乐:商业模式不明朗

成立于2015年8月,米多娱乐在成立后的四个月便获得天使轮2000万融资,估值超过1亿。它进入VR的定位是泛娱乐+IP,旗下有一款APP,汇聚了各种明星偶像演唱节目的全景视频,汪峰、黄致列、吴亦凡、尚雯婕……多数视频用户都可以免费观看,但一些特殊视频需要付费会员,比如鹿晗《Reloaded》全国巡演。

成立时间早加上录制明星节目,米多娱乐很快成为VR圈里炙手可热的创业公司。但在今年7月份之后,这家公司迎来欠薪裁员危机。这件事情首先爆发于知乎,后被多家媒体追踪调查。

多家媒体的报道结果直指米多娱乐的商业模式。目前,VR拍摄技术不成熟,移动端VR体验不够好,加上用户基数不足、IP版权成本高,实现盈利简直比登天还难。

然而,这并非米多娱乐一家面对的问题,也是整个VR内容产业面临的难题。目前,VR内容的商业模式都不明确,需要通过资本渡过“VR发展初期阶段”。所以,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米多娱乐的问题出现在融资不顺而不是商业模式。

当然以上盘点的初创团队,我们都可以用“融资不顺”来概括,毕竟目前的多数团队的生存基本靠VC输血,这也是“VR发展初期阶段”不可避免的事情。所以,剩下的事情是,如何在输血的背景下实现自我造血并茁壮成长?

站在这个时间点上看,AR/VR并非一个宽容大量的行业,而是一个严苛并充满挑战的领域,它需要一支精锐的先锋部队开创一个新时代,而不是在原有的大树下乘凉,这势必带来先烈牺牲和腥风血雨。但无论如何,小范围的失败并不意味着AR/VR的失败。相反,这些失败正在努力昭告剩下的选手,需要更加谨慎和认真面对跨出的下一步。

【本文由零镜网(微信号:ZeroneVR)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零镜网由多名从业超过10年的资深IT媒体人创立,为VR/AR从业者提供全产业链资源对接,分享前沿技术和应用方案,打造专业硬件评测及VR电竞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