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张艺谋,张导,在去年末的时候,高调宣布了和联想创投合作成立“当红齐天”集团,正式进军VR领域。旗下超体空间VR体验店也高调入住北京王府井商场。
就冲着张导、联想和王府井这些大牌,我想应该有不少人和我一样会对超体空间的VR体验兴趣盎然,充满期待。然而也可能正是因为这种品牌效应带来的超过正常值的期待,让我在体验完超体空间的VR服务后,心中始终有槽不吐不快……
超体空间于2016年12月25日圣诞节开始试运营,目前只有王府井一家店面。体验需要提前2天在网上预约,理由是核心体验区一次只能接待4位玩家。当然,这样做也许还能兼顾饥饿营销效果,让你觉得逼格满满。
相比普通线下VR体验店普遍不超过100元的客单价,超体空间的体验卷价值不菲,超值日场要价398元,超级套票更是高达498元。当然你可以选择仅售198元、248元的日场、夜场票,但无法体验大空间行走的《星际方舟》是比较遗憾的。总体来说,其客单价属于业内高水平。
我预约的是下午1点的超值日场,可以全面体验超体空间的所有项目。店面位于王府井B2层,地方并不好找,好在第一眼看到店子时,装潢给我的感觉还算对得起票价。
一到店,接待妹子就很热情地为我介绍超体空间的设计和特色,尤其是自助休闲餐饮区。值得一提的是一个暂未开放的区域“超级替身”,我估计就是个摄像头扫描+三维重建的系统,能为顾客建立个性化的虚拟形象,据说未来还能通过3D打印,做一个专属于你的手办……
OK,接下来进入体验区,客服妹子很客气地告诉我核心区域属于商业机密,禁止拍摄……所以各位抱歉,以下关键内容只能听我BB,没有图片。
传说中的600m?其实……
超值日场套票能体验当前超体空间开设的A、B、C、D、E、F全部区域,区域间相互独立,这6个区域中,A区是核心,也就是官方所说的全球最大600m?多人大空间互动区域,对应《星际方舟》体验。这个区域体验完一次需要半小时左右,最多允许4个伙伴同时入场。
入场前,我先被热情地引导进了一间换装小黑屋,估计大小仅几平米,房间四面封闭,没法看到游戏场地实况。在这里工作人员为我带上VR头显、穿上VR背包、拿上虚拟枪械。
看造型,头显是基于Oculus改造的,在顶部加装了定位器。我的第一反应是“咦,这个定位器好熟悉,不是STEP VR的标准样式吗?”
至于背包PC,说实话给人感觉很low,外壳已经不在了,直接裸露出一个金属盒子和电池包。看不出哪家OEM,但是看新旧程度,我觉得应该是基于上代GTX 970设计的产品,就此我推断《星际方舟》的视觉效果不会太震撼,因为要保证流畅,太精细的图形老平台算不过来。
实际走进《星际方舟》虚拟世界,第一感觉还是不错的,现实世界的门的位置被虚拟世界的“水幕”代替,巧妙的对接和开始之前的神秘感还真让你有即将进入另一个次元的感觉。但穿过这个门开始,失望感扑面而来……
1.画质真的比较具体。VR最能吸引人的地方,毫无疑问是沉浸感,而这之中的关键,就是视觉模拟的还原程度。《星际方舟》是根据超体空间的需求定制的射击游戏,可能一开始更看重和游戏空间的匹配性,而忽略了逼真,至少我的主观感觉很一般,甚至还不如Steam或Viveport上的一些免费应用。
2.质疑空间。按照超体的说法,我跨过水幕之后应该是进入了一个超600m?的超大游戏区域。然而我的感觉房间大小并不宽裕,玩家在游戏里走不了几步就要上一个电梯,然而随着电梯开门的方位改变,我感觉像是在一个不大的空间内来回折返。
这里几个疑点,由于我没有带玩伴,所以全程由工作人员充当队友和我一起游玩。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引导员几乎是随时在我身边进行指引,并反复提醒我“不要摘下眼镜!”期间我想微调眼镜,让画面角度更清晰,就被工作人员很紧张地快速跟进,以为我要去掉眼镜,再次严肃提醒我“不要摘下!”我很好奇,只是因为设备是商业机密?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吗?
另外,一开始说到的STEP VR定制定位系统这一点也让我生疑。STEP VR的最大优势就是基于激光、足够精准的同时,在同空间内可以同时定位多个目标。这点契合《星际方舟》允许4位朋友一起玩的设定,这是非常棒的特性。
然而若真是STEP VR,那么业内人士应该知道,这套系统的最大单位空间定位能力是7m×7m,也就是大约50m?空间。据说能通过光塔转接,以50m?为模块无限扩展,但专业人士都知道这并不容易实现,至少从来没有看到STEP VR真正展示过。
换句话,就算通过技术攻关,能来个2×2的扩展,这个空间也就不到200m?,距离宣传的600m?显然差距悬殊。实际上从店面外观和我自己的步行距离估算,怎么也不敢相信超体A区会有如此大隐密空间。或许官方想说的是这个定制内容的虚拟空间超过600m?吧,那么说的话,我还是相信的……
关于设备和所谓的“定制内容”我本不想吐槽……
其他区域也有人数限制,比如B、C等区同样也是一次只能4人体验,只有E区的《天空传奇》则能一次容纳23人一起看VR科普片。体验完所有区域大约需要1个半小时,之后除了这个A区,引导客服妹子很大方地告诉我,其他区域您请随意。
不知道是我买的超值日场是包场票的原因(没有特别说明),还是因为确实当日下午就我一个顾客,没有人抢资源,也不存在耽搁别人体验,所以其他区域让我不限时间任意玩。
我反复体验了好几个区域,坦白说,两个观赏类体验定制的内容还算不错,《超时空探秘》有些像Steam平台颇受好评的《The blu》。其他带有互动性质的都是射击类游戏,尤其是看到熟悉的《英雄萨姆》之后,我也是醉了……是的你没看错,就是玩家随时可从Steam上下载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英雄萨姆VR》。
看来完全定制化成本还是高,现成不错的游戏,超体也不拒绝拿来主义,充充门面。只是相对来说超体这个客单价,让人来体验《英雄萨姆VR》,我觉得还不如花几十元在小店里耍耍得了……
好吧,这还不是我想说的重点,重点是每个区域的设备,依旧是外壳都没有,裸露金属盒子、电池盒子和各种线缆的背包PC我就不挨个吐槽了。
其他区域用HTC Vive我没意见,但是为《英雄萨姆VR》定制的,基于Vive手柄改造的“枪”,那头重脚轻,举一会就会手臂酸痛的设计我简直觉得反人类,这是要让玩家快速累积疲劳值,逼玩家迅速离场的隐藏设计吗?
然后是《天空传奇》的设备——椅子,其实和普通店的蛋椅真的没有太大不同,还是那句话,花这个客单价来这体验蛋椅,我替玩家喊冤……
再有《高峰期》的地铁内打僵尸设计,移动是虚拟过山车方式。做的地铁模型实际是静止的,你也根本不在其中。SO,前庭视觉不匹配敏感的玩家,我赌你玩不到5分钟就要吐……
真的能赚钱吗?
其实对玩家来说,体验全程若都跟我一样,只有一个人随便嗨,还有一大堆工作人员围着你嘘寒问暖。感觉应该是很爽、很尊贵的。然而我想说的是,这么低的人流量,在我停留的大约3个多小时内,只有我一个,这个店真的能赚钱吗?
就算前面所说客单价高,可没有足够翻台率,如何保证营收?
我替超体自我麻痹了一番,认为这是工作时间,人不多正常。抛开这种情况,我按照预定规则每小时番一次台的理想状况帮超体算了一笔账。打算人均400元,每次4人,一小时就是1600元,一日12小时满载能有19200元收益,全年不休能收入约700万。
然而,王府井商场每平米的租金最低也是1.5W起,按照超体店面的规模,年租金都远超这个数。然后我看到的工作人员就不低于10人,北京的薪资水平,人员成本每年就不菲。再加上设备折旧、升级,内容定制花费和内容持续升级需要的预算,怎么算我都觉得超体难以实现良性运营。除非——王府井与之合作,通过低租金甚至免租引入超体,相互借助吸引力提高人气。
就这种情况来说,我很怀疑当红齐天在发布会上慷概激昂的言论,什么多店准备,还将拓展海外市场等等。我看到的经营状况和当前VR的普遍不足的认知度、重复消费能力,让我觉得这很可能是个烧投资人钱的伪命题。
买卖双方都不讨好将何以为继?
吐槽到此,我想各位看官肯定觉得我就是个超体黑。其实就本心而论,我一开始真心没有带有色眼镜来看待超体的VR体验店,唯一的不利因素也可能就是我开篇说过的对大牌们的期待过高,所以失望也越大吧。
坦白说,如果你是一个从来没有体验过VR的猎奇者,超体空间真的是我比较推荐的VR线下体验店了。虽说我质疑夸张宣传,但相比那些毫无保障的小作坊式小店,至少超体的A区是真正的硬件、软件全定制,匹配度和质量有保障,不会让你有体验过就对VR无爱,甚至差评的出格情况。
真正让我忧虑是当前这个时间点上,VR线下体验店这个模式是否真的成立。被誉为业内唯一有闭合的资金链模式,真的能让运营者赚钱,实现促进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吗?满打满算都有可能不盈利的情况下,再加上实际人流的冷清,后果我们不敢想象。这或许就是当前超体官方一直不正面接受媒体采访,而我们只有实际体验后再为大家揭秘的原因之一吧。
但不得不说,超体空间希望打造高标准VR体验的初衷是值得我们尊敬和称赞的。VR行业需要足够吸引人的体验来让用户觉得非他不可,来促进普及。然而这样的事情只寄托于超体空间一家来推动显然不切实际。而且就超体来说,我们都还担心A区这样相对优秀的体验比例太少,难以有回头客。就算有回头客,若超体不持续投入A区硬件升级和内容持续更新的话,也最终会流失老顾客。
无论如何,当红齐天的超体走出了第一步,在VR整个行业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时期,我们都应该对这些随时有可能死在沙滩上的“前浪”致敬,希望他们能坚持下去,为行业摸索一条值得效仿的道路。
【本文由零镜网(微信号:ZeroneVR)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由多位资深科技媒体人建立,专注于研究科技新物种的精品阅读平台;我们只向有独立思维能力的人群推送经过筛选和整理的高价值信息。】